发布时间:2025-04-23 点此:429次
她们本来都是村里广场舞队的“台柱子”,现在用“三句半”把交通安全讲得让乡民们拍手叫好!不是“说教”,更像“听戏”,这样的宣扬,您见过吗?
3月9日,西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联合华商报展开“西安市银龄交通安全宣讲志愿者(团队)”招募活动,经西安公安阎良分局交警大队引荐,阎良区北屯大街的“四朵金花”报名银龄交通安全宣讲志愿者。
“三句半”宣扬交通安全 既像平话又像唱戏
4月14日上午10时许,在西安市阎良区北屯大街的社区文明广场上,锣鼓点响起,四位身穿红衣的阿姨声音洪亮,她们时而用手比画方向,时而侧身做出刹车动作,脸上表情夸大,腔调波澜起伏,
用“三句半”的方法将交通安全常识说得头头是道。一场本来“单调”的交通安全宣扬在她们的生动演绎下变得饶有幽默,扮演变成了“家门口的剧场”。
“门庭若市真热烈,风险要素真不少,红绿灯劣等几秒,甭抢道!” “上车系好安全带,前排后排都要戴,司机提示是职责,防意外!”朗朗上口的交通安全提示,融合着方言俚语,
听起来既像平话又像唱戏。
北屯大街便民服务中心归纳科科长许宏介绍,四位阿姨都是邻近村子里经历丰富的文艺专干,终年活泼在社区文明舞台上。她们上一年组成扮演队,用大众脍炙人口的“三句半”的方法,将交通安全等政策法规宣扬到乡民心中。“她们素日里活泼在村文明活动中,既有表达能力,也深受乡民喜爱。乡民点评说,她们的扮演既像看戏又像上课,宣扬作用显着。”
上一年5月才“成团” 四十天密布练习后登台扮演
“四朵金花”的队长是71岁的
雷福花,“我是李桥村人,爸爸妈妈都是农人。我爸爱听戏,在他的熏陶下,我从小就喜爱听戏,他晚上没事的时分就给我讲戏。上学后,我在校园里就爱唱爱跳,教师和同学们都喜爱听我唱。成婚往后,家里条件欠好,每天忙着农活,也就不太唱了。”
雷福花说,但她对文艺的酷爱一向藏在心里,直到后来成为村里的计划生育专干。
1998年,为了宣扬婚育新风,
雷福花自编自演了一段快板节目,代表村里参加区上的文明宣扬活动。那时没有专业道具,她就从家里找来一个旧鸡槽子,把它改形成扮演用的快板。服装也没有,她便自己缝制了一套扮演服。就这样,她初次登上了区里的大舞台,赢得满堂彩。
从那往后,
雷福花成了村里的“文艺主干”,还安排秧歌队、广场舞队。她还常常参加“北屯梨园大舞台”的秦腔演唱活动。“每周二晚上、周四白日,咱们去唱秦腔。”她骄傲地说自己不只会唱秦腔,还自创了不少曲目。
“上一年5月,领导让我带几个新人组成个‘三句半’扮演队,我就找来三个辅佐,她们各个文武双全。”雷福花介绍,扮演队从开端排练到登台,她们整整坚持了四十天的密布练习,“这四十天里,咱们没有一次缺席,哪怕是下雨也照练不误。”
2024年6月30日,是她们初次登台扮演的日子。雷福花说,那天的掌声似乎还在耳边回响,“咱们几个人站在舞台中心,看着台下观众笑得前仰后合,那一刻我觉得,一切的辛苦都值了。”她将那一天称作“最有成就感的一刻”。
队员是各村文艺专干 有人是从小就爱有人却是半路出家
50岁的王红是靳家村的文艺专干,她最拿手广场舞。“我自幼酷爱舞蹈,听到音乐就能跳起来。从2014年开端,我每晚都带领乡民一起跳广场舞,锻炼身体。”王红说,跟着参加者越来越多,广场舞部队也越来越大,现在现已发展为十多个分队、上百人参加其间,还屡次代表村里参加广场舞大赛并屡次获奖。
关于“转型”参加“三句半”扮演,王红坦言,起初是一次“被暂时点名”的使命,“曾经只跳舞不说话,现在要一边说、一边唱、一边演,刚开端真是挺严重的,排练了一段时间后才逐渐习惯。”
58岁的张惠萍是李桥村的文明专干和广场舞队长,她自小就酷爱文艺,爱唱爱跳,有舞台天分。“小学一年级时,我扮演的第一个节目叫《我是公社小社员》,我便是主角!”张惠萍说。
学生时代的张惠萍不只酷爱扮演,更是校园里的运动健将,几乎在一切体育项目都是主力。在村里,她将这份生机带进了文艺工作中,先后组成了广场舞队、秦腔自乐班以及锣鼓队。她骄傲地介绍:“咱们村是出了名的酥梨之乡,有4500亩梨园。每年梨花节、采摘节,咱们的扮演队都会参加助兴,非常热烈。”
50岁的牛应娟是北屯村的文艺专干。她笑着说,自己小时分和其他姐妹们的喜好有些不同——她最大的喜好是煮饭。直到中年后,她才逐渐触摸并爱上了文艺活动。
“刚开端去跳广场舞,其实便是为了瘦身。”牛应娟有些欠好意思地说道,跳了大半年,竟然瘦了十几斤,所以越跳越起劲。2015年成为文艺专干,在她的带动下,北屯村的文艺活动越办越兴旺。
“扮演不是年轻人的专利,有人爱听,咱们就愿意说”
张惠萍深有感触地说:“比较广场舞,‘三句半’的传达力更强。咱们说的都是村里老百姓身边的事儿,咱们一听就乐,一听就懂。”
“扮演服装咱们自己预备,乐器咱们自己凑,部队名也自己起。”王红笑着说,“有人玩笑说咱们是‘女版F4’,我说那咱也行,就叫‘Flower 4’,‘四朵金花’嘛!”
“咱们都是责任扮演,没有经费,没有服装,但咱们四个也精干出点响动来。”雷福花说,“尽管都是责任的,但咱们从没有人觉得扮演是担负,这也是服务社会。咱们宣扬过交通安全、反电信欺诈、废物分类等政策法规,咱们坚持用陕西方言扮演,这样才最接地气。”
当被问及是否计划“退休”时,雷福花笑着摆摆手:“尽管年岁大了,许多词记不住了,但只需有宣扬需求,我就来扮演。只需还能动,我就要上台。站在舞台上,我就觉得自己是有用的人。”
张惠萍说:“年岁大了不等于要躺平。咱们有时间、有热心、有经历,就该为社会做点事。扮演不是年轻人的专利,有人爱听,咱们就愿意说。”
阎良交警:老百姓不只听得快乐,还记住了关键
“交通安全常识要宣扬到村里,方法就得接地气,不只需讲清楚,更要让老百姓爱听、听得懂、记得住。”阎良区交警大队教导员惠建锋说,四位有文艺专长的乡村阿姨,她们平常就活泼在村里,热心又有感染力,还特别拿手用脍炙人口的方法表达观念。不同于传统的说教,她们把骑乘摩托戴头盔、回绝酒驾、不坐超员车等交通安全常识编进“三句半”扮演中,诙谐幽默又朗朗上口,“这不只是一场文艺扮演,更是一堂生动的安全教育课。老百姓不只听得快乐,还记住了关键。”
惠建锋介绍,这支部队每次扮演完,总会有乡民上前点赞,说内容接地气,比播送、传单都好使,四位阿姨的宣扬成效也在逐渐闪现,乡民戴头盔的认识显着增强,骑乘电动车不标准的行为少了,交通事故发生率也有所下降。“往后咱们也会持续发掘更多文艺方法,把交通安全常识送进千家万户。”
华商报劲风新闻记者 袁金会 李小博 文/图